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专题 | 合上课本,看“熊孩子”鲁迅

巴金故居 忻世超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 ”可以订阅哦!

暑期特别栏目

  巴金故居立志打造“亲近经典——现当代作家作品赏读”微平台,2018年暑假期间,策划推出“现代文学大师的青少年”系列主题。

  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将民国时期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通称为“鲁、郭、茅、巴、老、曹”。这些大师在成为受人敬仰的国之栋梁之前,也有迷茫期、转折期、困顿期等等属于与当代青少年一样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又不知如何前进的时期,就让我们通过小编的整理,走进大师们的青少年时期,看看他们是怎么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呢......

鲁迅篇


他,是几十年来中国学生最熟悉的历史人物前三,

他,是学校教室墙壁上的刷屏之王,

他,是语文课本里永远的文霸,

他,是各种书店里的镇店之宝,

他,是名言被引用最多的名人之一。

(当然,现在网上很多话并不是鲁迅说的。)

他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头号扛把子,

是中国媒体的话题之王,

中国文化影视学术界的超级IP,

随手写一篇文章点击率超10w+,

这么说吧,只要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

谁都熟悉背诵过他的文章

他,就是你一辈子也绕不过的先生,

鲁迅!周树人!


我要开始装正经了,请退后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界,有个不成文的打油诗

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最怕周树人


  鲁迅在我们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实际上,真实的鲁迅是个段子手,有趣得很。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陈丹青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可惜这么有趣的鲁迅却被教科书弄丢了。今天让小编列举一二,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在青年时代,也和我们一样,爱玩,不受约束,充满抱负的一面吧。

吴冠中《鲁迅的故乡》


鲁迅也爱起外号?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同学中间总有几个爱给别人起外号的捣蛋鬼,而我们的鲁迅先生竟然也有这样的“爱好”。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班上有个女生特别爱哭,一哭起来就眼泪鼻涕齐下,鲁迅先生儿从此就管人家叫“四条”,眼泪两条,鼻涕两条,形象得很。


  鲁迅先生在北大讲课时候,北大教授川岛他留了个学生头,绰号“一撮毛”。因为也爱谈情说爱,所以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送给川岛,鲁迅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鲁迅也是怼人王?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自己的保姆阿长,他曾这样形容: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阿长与<山海经>》

  儿时鲁迅先生从一位长辈那得到一本《二十四孝图》,起初非常高兴,读完后方知想做孝子的计划是痴心妄想,完全绝望了。他也曾调侃道:

  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二十四孝图》

  对于很久没见的儿时好友闰土,鲁迅先生当然更不客气啦,对于他们再次见面时对于闰土的形容,真是让人替闰土捏一把汗啊: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



鲁迅也爱玩?

  调皮,爱玩是我们每个人年轻时候的特质,大文豪也不例外,并不是每个伟大的文学家,生来就爱学习,爱劳动,这也许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吧,鲁迅先生童年时的乐园,也是我们熟悉的百草园,承载着他的童年美好时光。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现景

  而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年来,想玩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鲁迅先生也有一把辛酸泪可诉说: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五猖会》



鲁迅先生也是个吃货?

  小编翻阅了各种资料,发现我们的鲁迅先生也是个甜食爱好者,据《民国吃家》一书曾记载到:

  在教育部供职时,鲁迅品尝过不少精美知名的点心。每到发薪的日子,他会顺路到一家法国面包坊买两款奶油蛋糕,每银元20个,算是非常昂贵的食品了,主要用来孝敬他母亲。自己也会吃些。

  如果当年也有新闻app,那天的头条大概是《震惊!大文豪竟这样挥霍血汗钱!》

  据说鲁迅先生最爱的食物是沙琪玛,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爱上了一种类似“豆沙糖”的茶点(羊羹),回国后特别思念,不惜托人从日本“海淘”回来解馋。可谓是中国“海淘第一人。”

  而在《锁记》中更记载到:

  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锁记》

  真的,连水缸里的冰都吃,鲁迅先生中国第一大吃货的头衔,绝对没有人敢争抢。



选错专业?不存在的!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刚开始到东京留学的时候学的是医学,学的也有声有色(好像描述里,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吃货精神。):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藤野先生》


  而刺激鲁迅弃医从文的契机,正是当时中国人的麻木,反而因为这些麻木,成就了一代文豪,使我们有了更多的书可读,更多的话可以引用: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结束语

  与其说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生活家。因为文学原本也不是他专业,仅仅是他业余玩乐的爱好之一,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人生态度,恰逢今天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出版95周年(1923年8月3日出版),以此拙文整理,向鲁迅先生致敬。

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快乐,如果你能一直快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成功。

——鲁迅

彩 蛋


  我们周馆(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得知我要做这个专题的时候,竟然主动提出要来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鲁迅先生的书,这真是小概率的事件啊!毕竟我们周馆向来的口气是:“你自己看着办”、"你自己考虑怎么做。”等等的语气啊!珍惜这样的机会,为周馆开出一篇荐书彩蛋,还请青少年朋友多多阅读,毕竟俗话说的好“人_____就要多读书。”(请大家自行填空)

1

《朝花夕拾》

作 者:鲁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4月

推荐理由

这都是鲁迅少年时代的回忆,有欢喜的,也有悲伤的。我很荣幸,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在少年时代读到它们;我很庆幸,在自己接触文学的最初,就遇到这样最好的文字。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错过人生最美的风景,如同不可错过这本书一样。

2

《野草》

作 者:鲁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9月

推荐理由

这是非常薄的一本小册子,一个小时就能看完,然而,也许,一辈子也咀嚼不透其中的真意。很多小朋友一定会抱怨“读不懂”,这有什么关系,多读几遍,甚至默默地都能背下来,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它们都是种子,会在你心田开出花散发出芳香。

3

《我的第一个师父》

作 者:鲁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12月

推荐理由

《我的第一个师父》(收《且介亭杂文末编》)这是鲁迅去世前半年写的一篇文章,文字上有难得的轻松、自如。读书好找“中心思想”的朋友,见到这样的文章是晕头转向的,我自己读了好几十年也不知道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只觉得这个师父、师母一家子都是好玩的人,三师兄大喝一声“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哪里来!?”这个太有趣,有趣就好,没趣谁读书?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微信公众号:拾遗&字媒体

文献内容参考:《鲁迅全集》

巴金故居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活动丨穿上我的“童年时光”——“雕刻时光·巴金故居版画体验系列活动之三”开始报名啦!

品读 | “那园子只有野草,但却是我的乐园”——现代文学大师的童年时光

资讯 | 我们不一样!有啥不一样?——“现代文学大师的青年时代”2018暑期特别专题开篇啦!

学人 | 曹文轩:用温馨进入小小孩的心灵世界

荐书 | 一个孩子一路向前走去,书是亲吻他脚尖的花朵——殷健灵老师的书单(二)

荐书 | 一个孩子向前走去——殷健灵老师的书单(一)



编辑:忻世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